当前所在位置: 高起点 > 学科 > 正文

昃字怎么读,昃的解释

2024-07-03 10:38:46 高起点

  昃字的读音是zè,本意指太阳西斜,即日已西斜的时间段,相当于现在的下午二时左右。在汉字演变过程中,昃字的形态也经历了多次变化,但其核心意义始终围绕太阳西斜这一自然现象。

  基础解析

  太阳西斜。

  详细解析

  1.指日西斜。

  日昃之离,何可久也!--《易·离》

  周文王至于日昃不暇食,而宇内亦治。--《汉书·董仲舒传》

  嗣业出贼背合攻之,自日中至昃,斩首六万级。--《新唐书·李嗣业传》

  风高塔铃语,日昃萝衣冷。--元·萨都剌·《经姑苏与张天雨杨廉夫郑明德陈敬初同游虎丘山次东坡旧题韵》

  2.倾斜。

  蜜炬烧残银汉昃,羽觞飞急玉山倾。--唐·方干·《陪王大夫泛湖》诗

  仰观参星横,俯怯崖石昃。--清·方朝·《由临川北道抵余干山行》诗之一

  在板凳的两端一头放一碗满满的水……动了一下,水如昃了一珠,那可不得了,那又要惨受“笋子炒肉”的非刑了。--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四

  笔顺

  丨?一一一ノノ㇏

  组词

  景昃、昼昃、倾昃、旰昃、盈昃、中昃、昃景、昃朓、昏昃、杲昃、昃食、昃日、下昃、昃晷、晷昃、日中则昃、日昃不食

  形近字

  矢、大、木、薛

  造句

  1、夕阳西下,天边渐渐泛起了昃日的余晖,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幔。

  2、昃时已过,村头的老槐树下,几位老人仍悠闲地聊着家长里短。

  3、昃光斜照,湖面波光粼粼,仿佛无数颗钻石在轻轻跳跃。

  4、古人常以昃为喻,提醒人们珍惜时光,勿让岁月空流。

  5、站在山顶,望着远处昃日西沉,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豪迈与感慨。

  6、昃日余晖洒满了古道,给这条古老的商路增添了几分温馨与神秘。

  7、画家捕捉到了昃光下那一刻的宁静,将美景永远定格在了画布上。

  8、昃时分,孩子们放学归来,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村庄。

  9、每当昃日西下,我都会独自漫步在海边,享受那份宁静与自由。

  10、昃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美不胜收。

  11、昃日将尽,天边最后一抹晚霞如同燃烧的火焰,绚烂而短暂。

  12、昃时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却也吹散了白日的炎热与烦躁。

  13、他喜欢在昃日时分读书,觉得那时的光线最适合思考。

  14、昃光下的老城墙,显得更加沧桑而庄重,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15、昃日西沉,夜幕降临,万家灯火逐渐亮起,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

  16、昃时的田野,金黄色的稻穗随风摇曳,预示着丰收的季节即将来临。

  17、昃光洒在她的脸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显得格外温柔动人。

  18、昃日西斜,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这片美丽的海滩,心中充满了留恋。

  19、昃时的天空,几朵云彩被夕阳染成了金黄色,如同梦幻般的画卷。

  20、在这个昃日西下的时刻,我许下了心愿,希望未来的每一天都能如此美好。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惊惶的拼音,惊惶的词语解析

惊惶的拼音,惊惶的词语解析
惊惶的拼音是jīng huáng,惊惶出自古代文献,如《吕氏春秋·明理》中就有有豕生狗。国有此物,其主不知惊惶亟革,上帝降祸,凶灾必亟。的记载。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惊惶一词也频繁出现,如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明罗贯中《三国演义》、鲁迅《风筝》等,都使用惊惶一词来形容人物的惊恐状态。

雨巷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作者是谁

雨巷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作者是谁
  雨巷象征意义是指当时社会环境,预示着现实的阴冷和灰暗“雨巷”是一种基础,提供了一种环境。雨巷由两个字组成:雨和巷。雨给人迷茫、潮湿、凄冷之感。《雨巷》是中国诗人戴望舒192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诗歌表现手法有哪些 包括什么

诗歌表现手法有哪些 包括什么
  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有: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渲染、用典等方法。下面将对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详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

毕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毕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毕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古代用以捕捉禽兽的长柄网,完毕,结束,都,全部等。例如,度道里会遇之礼毕,毕的意思是完毕、结束。

蜻蜓的拼音,蜻蜓的词语解析

蜻蜓的拼音,蜻蜓的词语解析
蜻蜓的拼音是qīng tíng,蜻蜓是昆虫的一种,属于蜻蜓目,飞行昆虫中最为轻盈的一类。它们拥有两对透明的翅膀,飞行时迅速而灵活,能在空中做出各种高难度的飞行动作,仿佛是在进行一场场空中芭蕾。蜻蜓以捕食其他小飞虫为生,其独特的“点水”行为——即产卵时触水而起的瞬间,成为了无数文人墨客笔下赞美的对象。

唐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唐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1、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2、李世民(598年【一说599年】-649年),即唐太宗。4、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帝位。

高三语文成绩怎么上130 提分策略有哪些

高三语文成绩怎么上130 提分策略有哪些
  在高三阶段,语文成绩上130分往往被视为一个难以跨越的坎。语文学习中,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字词、古诗词、古文等的积累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基石。对高三学生来说,要注重记忆背诵和赏析。在课下,学生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将易错的字词、古诗词的赏析要点以及古文的重点实词、虚词等进行整理归纳。

自己的拼音,自己的词语解析

自己的拼音,自己的词语解析
自己的拼音是zìjǐ。在汉语中,自己是一个极为常见且含义丰富的词语。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代词,用于指代个体本身,更是一个充满深度和复杂性的词语,涉及到个体的自我认知、情感表达、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

孟浩然是哪个朝代的诗歌成就有哪些

孟浩然是哪个朝代的诗歌成就有哪些
孟浩然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卓越的创作成就,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诗歌成就不仅体现在对自然山水的细腻描绘上,更在于他通过诗歌传达出的个人情怀与隐逸思想。

三黑和土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背景资料

三黑和土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背景资料
《三黑和土地》是一首诗歌,其主要内容描述了农民三黑与土地之间的深厚情感与紧密联系。三黑是一个勤劳的农民,他对土地充满了感激与热爱,因为土地给予了他生计和心灵上的满足感。诗中详细描绘了三黑在土地上辛勤劳作的过程,以及收获时的喜悦。作者通过三黑的经历,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对土地的深深热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