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高起点 > 作文 > 正文

2024年河南高考作文,新课标I卷解析及范文

2024-07-04 10:12:47 高起点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工智能与互联网的普及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们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便捷与高效,也引发了无尽的思考与探讨。2024年河南高考作文题,正是以“人工智能”为引,激发考生对科技影响下的知识获取与问题思考的深度反思。

  2024年新课标I卷

  适用地区:山东、广东、湖南、湖北、河北、江苏、福建、浙江、江西、安徽、河南

  作文真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解析

  题目背景:

  本题以“人工智能”为主题,探讨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特别是互联网普及和人工智能应用日益广泛的情况下,人类面临的问题是否真的会因此而减少。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思辨性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科技与人类社会的复杂关系。

  核心要点:

  1、科技的双刃剑特性:强调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在带来便捷与高效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2、问题的多维度分析:引导学生从“问题的多与少”、“问题的浅与深”、“问题的得与失”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展现问题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3、人类智慧的进化:探讨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智慧如何适应变化,解决新问题,以及科技如何成为人类探索未知、提升智慧的工具。

  写作指导:

  1、明确立场: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2、论据充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和理论支撑,使论证更加有力。

  3、逻辑清晰: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确保论证过程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4、语言生动: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题目解析

  本题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与人类问题之间的关系。题目中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是背景描述,而“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则是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并不要求考生给出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而是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写作指导

  1、开篇引入:可以从科技发展的现状入手,简述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引出核心问题。

  2、分析问题:从多个维度(如“问题的多与少”、“问题的浅与深”、“问题的得与失”)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具体事例进行阐述。

  3、提出观点: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但一定要有充分的论据支持。

  4、展望未来:可以展望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以及人类在面对新问题时应该如何应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5、总结全文:对全文进行简要总结,强调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使文章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范文一

  《以智能解惑,而不因智能失本能》

  “赛博世界,一座座由数据和光纤构筑成的水晶宫殿兀起,人们用信息将自己包裹成一个个茧,不知何时才能成蝶。”AI时代到来,生活问题易解,心中茫然难决,已然成了大多数人的写照。

  “遇事不决便找AI”这句话看似滑稽荒诞,实则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人生箴言。你说表格信息查找很麻烦,投给AI便可三秒完成;你说作画灵感飘渺难寻,AI作画助你直上云霄,完成惊鸿之作;你说茫茫人海中目标难寻,AI结合大数据帮你准确定位,甚至实时共享。搜索,查询,定位,绘制,生成,AI的强大功能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张口即得”的解决问题方式也受到广大青年的青睐,以至于无论何时何事,总是会有人调侃道:“你真傻,用AI不就行了吗?”

  然而,AI真的是万能的吗?AI真的能帮我们解决所有问题吗?

  我们都知道,AI以其强大甚至令人恐惧的功能形成摧枯拉朽之势,像一个巨型机器,高速运作着,将每个渴望借助它的力量以实现轻松解决问题的人吸入,炮制,冷却,定型。反复如此,这些人便会陷在AI为他们建造的甜蜜小窝里,困于AI思维的桎梏,终难遂硕硕其实。单调的逻辑,苍白的语言,莫名其妙的说辞是他们所共有的特征,拜倒在AI石榴裙下是他们统一的动作。他们的大脑被AI僵化,心脏只能随着AI的电流节拍而跳动,终成为了黑格尔笔下“没有思考,无法站立”的生物。表面上来看,AI确实帮助他们解决了大量的浅层问题,却又引发了他们内心的深层危机。然而,沉迷于AI中的人们,又怎么会发现这一大问题呢?

  黑夜中,信仰星星的人在流浪,信仰月亮的人在等待,唯有信仰太阳的人在奔跑。不陷入AI月亮的柔光之中,我们才能更加接近生命的本能。荀子有云:“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若一味沉浸于AI的安乐窝中,便会如蝴蝶效应一般,看似是解决了小问题,实则又滋生了大问题。人类是靠用由血和肉交织组成的大脑思考创造出AI的,若是过分运用AI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放弃了思考的话,不仅新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旧的问题也会慢慢积累,直到无法解决。到那时人类方觉因智能而失本能,可已是船到桥头,为时已晚了。

  万物不失其本能,故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不是失其本能,才能在假AI舆马之时不反能致千里,更能将其驯化,为己所用。不让思想变成AI的跑马场,不让自己陷入问题的漩涡,向前看,山黛远,月波长。

  范文二

  《善假AI解惑,善问不囿AI》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覆盖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而人工智能的兴起,更是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冲刷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在便利生活中遇到的“人类问题”都能快速得到答案吗?我们的问题变少了吗?我想没有,我们在多元复杂的世界反而需要解决更多的人类问题,所以我认为问题不因AI少,解“答”要靠人本身。老子曰:“少则得,多则惑,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依余刍荛之见,吾辈青年应靠自己解决问题,不囿于AI的象牙塔之中,也应共享AI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从而达到双赢

  人工智能提效率,解惑疑难问题,善假于人工智能。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使得问题的解答变得轻而易举。昔日的漫长等待与繁复查找,如今被一键智能问答所取代。这种前所未有的便捷性,无疑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认知效率。登录网站,你不必想着要选择什么关键词,就像和人聊天一样,输入你的要求,ChatGPT便会即时应答。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先生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斯言不谬,想要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必须善于提问,而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先进的平台。吾辈应勇立科技潮头,适应信息时代,积极拥抱变化,善于智能问答,AI未来的画卷或将远比我们想象的更精彩。

  人工智能非完美,带来新的问题,主动着思考探索。“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爱因斯坦告诉我们,适用AI者善,不适用者亦会有害。人工智能换脸技术的“巧夺天工”是让人叹为观止,然而由这项技术被滥用而导致的诈骗等犯罪案件的频发及其他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和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有没有反噬人类的危险?科幻小说里描写的可怕场景并不完全是虚无缥缈的空洞幻想,谁能保证绝对没有这个可能性?为技之弊当除,勉乎哉!有一部分人在这个人工智能普及的时代变得怠惰和麻木,甚至是盲目崇拜科技,这也是非常值得警惕的。试想若AI“制作”代替了人类创作,我们还能不能拥抱新时代的余华和梵高?所以,利用AI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吾侪青年应主动思考探索,拒绝思维惰性.

  合理使用显锐气,趋其利而避其害,铸就美好人生。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人工智能机器却只按照一种既定思维模式运行。从这个角度去看,人类的思考、问题从不会因为任何技术的进步而减少。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曾有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要思考,唯善于向人工智能发问,合理使用人工智能者方能提质增效,有所收获。OpenAI的团队让AI从制造模糊不清的图像到sora问世,也经历了一次次的发问追问攻坚克难。由此可见,我们要对AI发问,做更好的自己。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应理性看待人工智能时代问题的消减,不应该满足于现状或沾沾自喜。我们应善假AI解惑,善问不囿AI,才能“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怎样写好作文 有什么方法

怎样写好作文 有什么方法
  高考语文试卷总分150分,分为语言基础,文言文,诗歌鉴赏,默写,应用文阅读,散文或小说阅读,作文这几项。其中语文作文满分为60分,占了很大的比重,下面整理了一些写作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2024年新疆高考作文,新课标II卷解析及范文

2024年新疆高考作文,新课标II卷解析及范文
2024年新疆高考新课标II卷的作文题目是“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这个题目考查了学生对探索未知的理解和追求。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解析题意,提供写作思路,并附上两篇范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中考语文作文摘抄 精选优秀范文

中考语文作文摘抄 精选优秀范文
  中考语文作文满分通常为50分,在语文试卷中占比较大。以满分120分的语文试卷为例,作文就占了近42%的比重。所以写好作文很关重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作文范文,快来看看吧!

2024年河北高考作文,新课标I卷解析及范文

2024年河北高考作文,新课标I卷解析及范文
高考语文作文不仅是考生们展现语言功底与思维能力的时候,更是时代精神与文化底蕴的缩影。2024年河北高考作文新课标I卷以人工智能为题,紧扣科技发展的脉搏,引导考生深入思考技术进步与人类生活、思考方式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对这一作文题目进行深度解析,并附上两篇示例范文,希望能为广大考生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2024年海南高考作文,新课标II卷解析及范文

2024年海南高考作文,新课标II卷解析及范文
每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都备受关注,它不仅是对考生语文能力的考验,更是对社会热点的回应和思考。2024年海南高考新课标II卷的作文题目“不断抵达未知之境”是一个充满启发性的主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围绕这个题目进行解析,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范文。

初中作文一般得多少分 怎么能写好作文

初中作文一般得多少分 怎么能写好作文
  初中作文的得分范围通常在0-60分之间,具体得分取决于文章的质量和符合评分标准的情况。中考作文一般都是考全命题、半命题、材料、话题等四种类型的命题方式。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它包含事件,人物,场面等要素。

2024年西藏高考作文,新课标II卷解析及范文

2024年西藏高考作文,新课标II卷解析及范文
2024年西藏高考新课标II卷的作文题目聚焦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这个题目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考察了他们对探索未知的理解和追求。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个题目,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范文供参考。

中考作文600字左右 精选2025作文范文

中考作文600字左右 精选2025作文范文
  中考作文还承担着提高阅读水平的重任。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阅读、思考、积累,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下文是小编整理的中考作文600字左右范文,快来一起看看吧!

2023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

2023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
2023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2024年广西高考作文,新课标II卷解析及范文

2024年广西高考作文,新课标II卷解析及范文
在浩瀚的宇宙探索与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未知之境始终是驱动我们前行的动力。2024年广西高考新课标II卷作文题目“未知之境”,以航天探索为引,鼓励考生思考个人成长与探索未知的关系,展现了对青少年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精神的深切期许。
友情链接